“那个...臣有些口渴,陛下能不能讨杯茶喝?”李成安吞吞吐吐说道。?g`o?u\g!o¨u/k.a·n?s¨h?u~.`c_o?m^
乾皇当即看了一旁的王全一眼:“你这老东西,不知道成安是朕的好侄子?还不赐座看茶,跟着朕这么多年了,没点眼力劲的东西,朕看你也懈怠了。”
王全嘴角微微一撇,急忙拿了一张圆凳,随后递上一杯茶水,只是眼神中充满了一丝无奈。
李成安端起茶水,一饮而尽,继续说道:“陛下,要断他们的官场,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陛下可知道臣在蜀州附近的村子建了许多学堂。”
“朕自然知道,虽然这对朝廷是好事,但如今大乾可没那么多银子拿来办学堂,朕可不如你小子有钱。”乾皇说道。
乾皇这话说的不错,这么多年平衡朝堂各方利益,国库的银子不能动,自己的内敛存银也不算多,虽然他贵为一国之君,但银子也不是那么好挣的,别人让你一分利,就会在别的地方拿回来两分,甚至更多,就算你是君王,也没有白吃的。
李成安缓缓摇头:“陛下,臣想说的是,学堂而己,根本没花几个钱,那些笔墨纸砚成本相当低,低到普通百姓都完全负担的起,而且书籍也不需要人去抄,而是用印刷,一个普通人一天就能印刷一百本。
而且臣还有一套独特的识字法,外加一本叫做字典的东西,专程对字的含义做解读,若是天下读书人多了,世家无法再确保稳定的向朝堂输送官吏,那场面会是如何?
就算他们想拉拢,用手段,陛下自然也可以用别的手段去反制,拉拢人心,扶持官吏,世家的发言权恐怕还是比不过陛下的。`二_八`看~书?网¨ ?耕/薪~最*快`”
乾皇沉思片刻,精光越盛,良久,他抬头凝视李成安:"你小子,够记仇的,难怪你父王说你就要了世家几间商铺,你早就打算好了?"
李成安坦然道,"这件事是他们先动的手,他们做初一,还不让臣做十五了?这天下哪里都没有这个道理,陛下觉得呢?"
乾皇忽然大笑起来,笑声在御书房内回荡:"好!好一个做十五,但是他们可不傻,恐怕不会让你如此轻易得逞。"
“臣可以把纸张制作和书籍印刷的工艺无偿献给陛下,他们自然不傻,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自然不会同意,而且肯定会从中作梗,但臣要说的是,他们没法拦,也拦不住。”
“为何?”
“朝廷关心百姓,重视读书人,以朝廷的名义推出廉价纸张和书籍,他们虽然不乐意,但是百姓和读书人乐意,入朝堂做官,是全天下所有百姓和读书人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陛下什么都不用做,派人盯着那些世家就行了,让他们去拦,把他们做的都记下来。?鸿_特?晓*税-蛧, `埂^歆/嶵`全¢
然后把他们从中作梗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陛下觉得天下的百姓和读书人会怎么办?他们会让那些世家好过吗?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而世家要灭掉他们唯一出人头地的希望,他们自然会为陛下出头,陛下到时候负责收尾也就行了。
而且陛下的声望在这件事以后,会在民间达到一个很高的地步,到了那个时候,陛下不管有什么动作,大义都会站在陛下这边。”
此刻乾皇的心中更多的则是震撼,初次听闻李成安在蜀州的所作所为的时候,应该还是六七年前,那个时候的李成安差不多才十岁,在十岁的年纪就盯上了世家,还有这般心机和手段,着实让人很诧异,哪怕他是极境的弟子,这也太过天纵奇才了一些。
而反观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被世家当猴耍还甘之若饴,成天盯着那个太子的位置,是时候要敲打敲打那几个混账东西了。
这件事,也坚定了他绝不可放此子回蜀州的决心,什么君无戏言,什么驷马难追,那简首就是在放屁,朕从来没听说过此话。若是真让这小子回去了,自己才是真对不起大乾,没想到为了留住二哥的一步闲棋,却让自己捡到了一个大宝贝。
这小子心机之深沉,手段之老辣,比朝堂那些狐狸心思还要周密不少,这件事无论如何皇权都不会吃亏。
“你小子想用天下大势去逼迫世家,让他们不得不默认此事,时间一长,他们便会彻底失去朝堂的把控。”乾皇看了看李成安,“不过,你小子还有后手,这话你只说了一半,若是世家再用影响市场那一套,那时候该怎么办?”
李成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陛下圣明。臣确实还留了一手。按
照他们的惯例,无非就是想用自己的资源,操控市场,影响粮价这些手段。
但大乾己经十多年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了,朝廷的粮食储备,几个月想必是扛得住的吧?哪里缺粮就给,朝廷就去平价,他们要用那些乱七八糟的手段,就让他们用,陛下只需把他们做的事情,公之于众,那个时候,就要看谁先沉不住气了。
虽然陛下压力很大,但是他们的压力同样很大,到时候事情闹的那么大,读书人和百姓不会放过他们。陛下只要稳住官场,别让官府去插手,输的一定是他们。
这么多年他们的确是站在高处,从来不曾低头看过任他们宰割的百姓,但在大乾,最多的也就是这群百姓,朝廷给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给他们发粮赈济,但世家势大,从中作梗,不让他们活下去,陛下觉得他们是反朝廷,还是反世家?
若是世家扛得住,那正好,首接用百姓和读书人的手来个世家大清洗,民变嘛,百姓嘛,谁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自然也会让谁不好过,世家高高在上太久了,臣就赌他们不敢用那么厚的家底来和陛下鱼死网破。"
乾皇眼中精光一闪:"你小子,这样一来,就和他们彻底撕破脸了,他们的确不敢,这件事到最后,他们怕是会暂时妥协,以图后来。"
“他们没有未来,既然都撕破脸动手了,臣便不会给他们未来,臣看过户部的账册,记账的法子太过古老,臣整理了一下,臣那个盒子里,最下面一本红色册子,有一些新的记账法子,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用这些记账法,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贪官污吏在账册上做手脚,最主要的是查起来很方便,至于其他的,等这件事过去以后,陛下可以再试试整顿吏治,换一种方式去考核官员,臣也有些想法,只是今日来匆忙,没来得及。”
乾皇凝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忽然觉得有些陌生。这般环环相扣的谋划,哪里像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倒像是一个混迹朝堂无数年的老狐狸,难道那位老真人不光教武学,还教治国理政?这让他感到疑惑。
“那回头你把那个法子呈给朕看看。”
“行,过两日皇祖母大寿之后,臣离京之前一定把那册子呈给陛下。”李成安缓缓起身,恭敬一礼。
“离京?离什么京?成安啊,你这才任了户部的官职,怎么突然就要离京了?虽说是个闲职,但离开京都,总是不好的啊。”乾皇一脸诧异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