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飘雪 作品

第104章 宝藏翰林院

这就是翰林院啊!

白林夕站在翰林院门口,有种前世去清北参观的朝圣感。~秒~彰¨踕,暁`税,枉+ +更,薪?嶵!全?

想到马上能在翰林院学习三月,还有点小激动哩。

一个个庶吉士从马车上下来,大家聚集在翰林院门口交谈着。

白林夕毫无意外的再次成为话题人物,无他,昨天在吏部的事情他们都知道了。

“唉,远之啊,如果你等等多好呀。”

“太操之过急了。”

面对十个同年们那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白林夕恰当的露出后悔懊恼的表情,把情绪价值提供的满满的。

就在这时翰林院的书吏过来,带众人去拜见掌院,翰林院的掌院是大学士李海涛兼任。

到了正堂,十一人齐齐躬身,“拜见掌院大人。”

“嗯,不必多礼。”

李海涛嘴角含笑,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他先警训众人后又勉励一番,官场谈话的技巧被他运用的炉火纯青。

话说完,众人以为就要结束时,李海涛突然道:“张轩,你不必如他们每日去听学,在翰林院可随意些,想读书就读书,想听学就听学。”

“是。”

“你虽不是庶吉士,但来了这里也是翰林院的人,翰林院的规矩要遵守,记住了吗?”

能入选庶吉士的人没有傻子,堂堂内阁大学士,李海涛的一个眼神都另有深意,更别提他特意说的一句话了。¨c¨m/s^x′s′.¢n_e*t~

进士入翰林院有两大优势,一是起点高,升官速度贼快,二是上限高,非翰林不可入阁。

李学士先点张轩不是庶吉士,点出了他的起点沾不了入翰林院的光,但后面那句他说翰林院的人,则告诉他,他也具备入阁资格的。

白林夕郑重回道:“是,多谢掌院教诲。”

李海涛满意的点点头,他对白林夕挺看好的,一是他入了皇上的眼,这点非常重要,二是他不止读书好,办事也强,观政三月,他的所作所为,李海涛一清二楚。

特别是清查申幽粮仓事件,白林夕的操作让李海涛都拍案叫绝,他自认自己上,做的也不会比白林夕强。

“好了,你们去忙吧。”

众人再次拱手后离开正堂,白林夕先跟着大家一起去听学,但第一天嘛,博士们讲的翰林院的规规矩矩,听着就乏味。

庶吉士们再不愿听,也得认真听,但白林夕就自由了,趁着博士不注意首接溜号,进了翰林院的藏书库。^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

“哇塞,这么多书!”

白林夕前世去市图书馆,那里就有很多书,但没法和翰林院的藏书库相比,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书都很珍贵。

在民间找都找不到的孤本,这里随处可见,各种珍贵的典籍数不胜数,做为一个爱读书人,这里简首就是天堂!

白林夕像掉进米缸里的老鼠,欢呼一声就冲进书库里,拿起一本孤本如饥似渴的读起来。

这里的好书太多太多了,他甚至在角落里找到了一箱子海图!

这些海图有虞国水军绘制的,也有南方诸国进献的,如此详细的海图,随便一张流入大海里,都会遭到许多势力的争夺。

但在虞都这个内陆城,却像垃圾似的丢在角落里!

这一刻,白林夕对虞国的底蕴有了个模糊的概念。

“王书吏,这海图能拓印吗?”

“张大人喜欢是可以拓印的,不过这海图不能离开翰林院,只能找咱这的书吏拓印。”

“那拓印一张多少钱呢?”

王书吏拿起海图看了看,“小的五两银子,大的要十两银子。”

白林夕看了看书库,心脏猛然跳动起来,既然海图能拓印,那其他书籍能不能抄录呢?

“王书吏,书库的书籍可以抄录吗?”

“也是可以的,千字二钱银子。”

当初自己抄书时,千字只有三十文,而王书吏他们抄书,比当初的自己贵了近七倍!

果然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各行各业都有赚外快的门道啊。

“行,这箱子海图全部拓印,另外我会找些书,还要麻烦王书吏帮忙找人抄录。”

“好说好说,张大人您太客气了。”

生意上门,王书吏见白林夕都觉得可亲三分,在白林夕挑选书籍的时候,还特意给他泡来一壶茶。

这本要抄录,这本也要抄

录,还有这一本,哇塞,这绝对是孤本,必须抄录!

没过一刻钟,白林夕己抱着一摞书了,王书吏看着这么多书连忙道:“张大人还是仔细挑选挑选吧,你拿的这些书全部抄录完了,得两百多两银子了。”

两百两!

白林夕脑子稍微清醒三分,他看着自己挑选的书籍,不抄任何一本他都觉得可惜,再看看那满满一书库的书,自己还有许多书想要抄录啊!

这一刻,白林夕心里有些后悔了,当初何大人给自己的那三十张银票,自己为啥全部上交啊,留下十张,不,留下二十张那该多好。

咬咬牙,白林夕把书全放下道:“抄,全抄了,我给家里去信要银子,王书吏尽管找人抄书。”

这是大主顾啊,王书吏有预感,这将是一笔千两银子的大生意,他乐的见牙不见眼,拍胸脯道:“张大人您就放心吧,我绝对安排妥妥的,保证不会出现少字错字。”

银子赚来就是花的嘛,既然决定和家里要钱了,白林夕又去书库寻找起来,没一会又抱来一摞书。

夕阳西下,走出翰林院的时候,白林夕脚步有些虚浮,他还是第一次花这么多银子,仅仅抄录一些书,就让他回到了解放前。

书能抄走,那就不必要每天都泡在书库中了,接下来的日子白林夕主要去听学。

讲学的老博士们看着平平无奇,但都是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的状元榜眼。

单论书本上的学问,可以说天下间没有几人能胜过这些老博士,一些枯燥的道理,听完他们的讲述总能有一番新的感悟。

在翰林院的这些日子,白林夕第一次喜欢上了上班。

在翰林院的三个月,是白林夕穿越后最纯粹,最舒适的三个月,不用考虑生计,不用考虑科举,有着海量的书籍任他阅读,有着天下间学问最深的博士给他讲学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