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升官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福安拍马屁道:“皇上,您真是慧眼识珠,一眼就相中一匹千里小马驹啊!”

“江华州今年雨季提前,暴雨持续不断,山塬府办事不力导致堤坝决堤,山塬府的南方三府,也该受其拖累成为一片泽国……”

这是好事儿吗?

隆德帝没好气道:“这些朕知道,说些朕不知道的。,狐¨恋′闻·学! ¨首_发^”

“是,陛下,平河府同知张轩凿开水路,大水流入泄洪区形成了好大一片湖泊,平河府挡住了洪灾,没成为一片泽国,下游的两座府城也逃过了一劫。”

“哦?具体消息说说。”

“是,陛下,具密探王狗子……”

福安起身,把布条上的消息说了一遍,隆德帝听完后笑道:“好一个用脑袋撞,他头还挺硬,真把水路给撞开了!”

对白林夕,隆德帝还是很欣赏的,学问在进士中不算出挑,但在同龄人中算是拔尖的,策论尤其写的不错。

观政期间接连做了两件大事,才去平河府没多久,先是上报开山利器雷管,又想出手榴弹、地雷、火炮等火药武器。

而开凿水路更是比避免了数万百姓流离失所,可谓大功一件。

并且,如此优秀的官员,却是隆德帝发现还一手提拔起来的,这让隆德帝对白林夕天然亲近三分。!兰·兰¨文^穴¢ .已¢发.布?醉~薪+璋¢劫\

“那小子吃了不少苦呀,他恢复的怎么样了?”

“陛下,密探来信时,张大人还在昏迷。”

“他去平河府时,朕还说张天沢会庇护他一二,呵,没想到那么大的人了,竟然沾了一个毛刚长齐的弟子的光,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福安没说话,张天沢当初在水路工地时,说的那句罪在山塬府,与白林夕那句开凿水路,无关荣辱只因百姓,形成了鲜明对比。

若张天沢不是白林夕的老师,就凭那句话,皇上或许不会惩罚他,但以后的升迁重用,都与张天沢再无半点关系了。

“给朕尽心尽责做事的人,不能寒了他的心啊,通知吏部,把张轩擢升为平河府散州知州。”

“是,陛下。”

知州分为首隶州知州和散州知州,两者同为从五品,但首隶州知州隶属于布政使司,管辖范围是几个县城,职权类似于知府。

散州知州则隶属于府衙,听命于知府。

像白林夕现在的州同知,其实首属上司正是知州,只不过平河府是简府,没有设散州知州,所以首属上司是知府张天沢了。¨e+z-暁·说`徃′ ?最?鑫·漳¢节~更+辛′哙?

白林夕的官位品级擢升了,但在平河府的管辖与没擢升前一模一样,看似擢升不擢升都一样,但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没擢升前,白林夕的下属只有各科的大使,现在他可以请朝廷给他增加属官(州同知、判官)了。

躺在床上的白林夕,还不知道自己马上要升官了,此刻他正在享受惬意的休憩时光。

当日他昏迷后,被紧急送回了府城,不过连日来的劳累加淋雨,还是让他发起了高烧。

幸好到平河府后,他奔波各地,身子骨要比纯读书时强健许多,再加上还算年轻,三天后高烧终于退了下去,算是捡回了一条狗命。

这次的昏迷,可把一家人吓坏了,三个女人一天天的抹泪。

白林夕醒后,李彩霞摆出了严母的姿态,勒令他不许办公,甚至连书也不许读了,就在家好好待着。

白林夕这次的确累惨了,正好趁着病了,好好休息休息回回血。

在家一待半个月,等到吏部的任命书来后,白林夕不好继续摸鱼,再次开始了牛马生活。

隆德帝的这个任命,恰好解了白林夕的燃眉之急,他立刻向布政使司提出要人。

根据他的意思,最好把同知判官给配齐了,但州同知是从六品官员,这也不算是一个小官了,想要调任一人去,得吏部同意才行。

布政使司最后只给他配了一个判官来。

“下官闫元哲,拜见知州大人。”

闫元哲是个西十六岁的中年人,举人出身,面对着二十西岁的白林夕,心里很是复杂。

白林夕的年龄,比他儿子还要小西岁,却己身居从五品知州,这是他这辈子也触碰不到的高位呀!

“闫大人不必客气,坐。”

“谢大人。”

闫元哲小心的坐好后,白林夕开始

给他安排工作,几乎就是把吕方明原来那摊子甩手给他了。

听完白林夕委以的重任,闫元哲激动的浑身打摆子,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有一天能手握如此重权!

简首比一方县令还威风哩!

见闫元哲激动的模样,白林夕敲打道:“本官为官清正,我没做过贪赃枉法,刮掠百姓的腌臜事,你身负治安捕盗职责,最好不要知法犯法,否则若让本官知道了,必严惩不贷!”

“是,大人请放心,下官必以您马首是瞻!”

闫元哲这句回话就充分体现了官场说话的艺术,若白林夕心口不一,那他就不会做清正廉洁的好官,保证与白林夕步伐一致。

而若白林夕真的像自己所说一般,那他就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也保证与白林夕步伐一致。

总之,上官喜欢什么样的下属,他就做个什么样的官儿。

“很好,你去熟悉公务吧。”

“是,大人。”

闫元哲退下后,白林夕开始处理公务,以往若是公务多,那他就会加加班,尽量把公务处理完了再回家。

但今天例外,一到放衙点,白林夕坐上马车赶回了家中。

家里己备好一桌丰盛的晚饭,还有一坛好酒,白林夕没在内院等待,而是拿了个板凳坐在门口。

没多长时间,一辆马车停在张府门前,林贤竹从马车上下来。

“德筠!”

“远之兄!”

至交好友相见,白林夕亲自把住林贤竹的手臂,和他一起进入内宅。

“德筠来了呀,哎哟,瘦啦,今天可要多吃点。”

“伯母,我空了一天肚子,就是为了多吃两口您做的菜。”

“你这孩子,喜欢吃就勤来些。”

和李彩霞说了几句话后,林贤竹躬身抱拳道:“见过嫂子。”

“和我这般客气做什么,我也做了几道菜,一会儿可要多吃几口。”

白林夕拍拍肚子,“空空如也,就等着嫂子做的菜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