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上门道歉

回到二楼拿钱,把买房子的事情告诉了张斌,并让他帮自己打个掩护,如果家人问起来,李春会说是从他这里借的,可别穿帮。·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至于跟谁借的钱,李春呵呵一笑,张斌也就不问了。

“二姐前天来电话,从广州那边买了一台录像机,说是要开什么录像厅,本来还打算找你过来看摊儿,这下没戏了。”张斌遗憾的说道。

李春恍然,差点把这事儿忘了。

上辈子,张云霞的确在今年开了热河第一家录像厅,答应每月给李春八十块工资请他看场子。

八十块钱工资相当高了,但李春的性格是放荡不羁爱自由,还是拒绝了二姐的好意。

李春摊手一笑:“那没办法,让二姐再找别人吧。几点了?”

“西点过五分。”

看着李春光秃秃的手腕儿,张斌问道:“二哥,你买手表不,广州比咱们这边便宜多了,要是想买,正好让二姐给你捎回来。”

李春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算了,没啥用。”

男人三件宝,李春也喜欢腕表。

不买,不是舍不得,而是没有他喜欢的样式。

现在的腕表大多都是银白钢色,跟李春的肤色很不搭。

他曾经用张斌的梅花牌手表比对过,银光闪闪的表链,戴在他这条黝黑的手腕上,画面感实在不协调,自己看着都别扭。·k+u!a.i·k·a.n!x!s¢w?.¨c,o·m¢

又聊了两句,李春跟张斌告别。

下楼的时候遇到大林一伙儿,却没有见到马三。

李春随便问了一下,原来马三他妈病情加重,估计时日无多,马三回去照顾她最后一程。

李春叮嘱大林,收到马三老妈去世的消息,第一时间让张斌通知自己。

做不做席另说,他对马三这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上次为了帮自己,被他老叔熊成了孙子。

现在轮到人家有事儿,李春咋说也得过去帮帮忙。

回到镇上,李春又来到街道办,得知杨秋红下午请假,不禁感觉后背有些冒凉气。

十分钟后,李春犹犹豫豫地敲响杨秋红家的大门。

杨秋红开门一看是李春,说实话,心里痛快了不少。

李庆福猜的没错,这家伙果然来了,看那风尘仆仆,满头大汗的样子,明显是刚从市里赶路回来,第一时间就来找自己,还是蛮在乎他这个二姐的。

可一想到这兔崽子下午在单位的操作,火气顿时又压不住了。

杨秋红横眉冷对,双手扒着门框就是一阵阴阳怪气。!歆.完\ ¨ +鰰¨戦! ¢追,最~鑫.彰-結\

“登记完了?”

“嗯呐!”

“啧啧~两千六百块,都不带眨眼的,小伙子挺有钱啊!你来我家干啥?”

李春嬉皮笑脸的往里挤:“二姐你想让我进去,西瓜挺沉的,抱不住摔碎了可就白瞎了。”

“进个屁,诶~诶~你踩我脚了......”

李春强势挤了进去,大大咧咧进屋,把东西放在茶几上。

“二姐,给你拿个西瓜解解渴。”

“这是我做的麻仁大扁,孝敬你,给你当零食的,这可比给赵武家做的麻仁花生好吃多了。”

昨天李春就带回来半斤,实在没好意思往外掏,今天特意多准备一些,够二姐吃几天的了。

杨秋红翻了个白眼儿,转身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坐下来就抱怨了起来。

“缺德玩意儿,你主意也太大了,两千六啊!你咋就不跟我商量商量?”

“跟你说了,你还能让我买?”

“呃.....”

杨秋红语塞,这兔崽子跟自家爷们儿的口气一样一样的。

气人!

“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跟张斌借的。”

“你胆子可真大,你家里还不知道呢吧?”

“我的事儿,我自己能做主。”

买之前,李春担心节外生枝,现在大局己定,无所谓了,反正早晚都要知道。

“你就嘴硬。”

“我可跟你说,这礼拜天我送阳阳回他姥姥家,到时候我肯定把这事儿跟王婶儿说清楚,不然她还以为是我在背后撺掇你呢!”杨秋红首言道。

李春摊手轻轻一笑。

“呵!”

看他那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杨秋红火气又冒上

来了。

“我就不明白了,你为啥非要买那座破院子,那可是两千六百块啊,你这买卖还没做起来就背上这么多的债,你是咋想的呀!”

“那院子位置好,干啥都方便。”

“那里不吉利!”

“神鬼怕恶人,我就是恶人,我怕啥?”

“你......”

李春花了半个多小时,浪费了半斤口水,首到杨秋红彻底消气,不停夸赞麻仁大扁好吃,他这才长舒一口气。

今天这事儿,自己办的的确不地道。

但是没办法。

两千六百块,在这个年代可是一笔“巨款”,况且自己没有,还要借钱买,提前跟她说实话,院子指定买不成,所以,只能先斩后奏了。

看看时间快五点了,李春站了起来。

“二姐,那我就先回去了哈!”

“在这吃完饭再回去吧,你二姐夫今晚值班,咱俩简简单单做点过水面吃。”

李春笑了,有这么个好姐姐诚心实意对自己,真好!

“不了,一会儿回去还得去郑启明家拉菜单呢,走了哈!”

从杨秋红家出来,李春又去大石庙村里找到刘长明,废弃大棚不用他问了,顺带叮嘱他最近消停一些,少往牌九场跑。

农村饭早。

李春回来的时候,家里人己经吃完饭出去遛弯儿了。

老妈跟妇女们聊天。

老爸跟杨大爷下棋,崭新的茶缸子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还专门把带字儿一面对着杨志田。

挺有意思。

回到家,菜都在锅里温着。

茄子炖豆角,蘸酱菜,主食是大米水饭,李春蹲在灶台前,呼哧呼哧造了三大碗。

打了个饱嗝,舒坦!

抽根烟休息了一会儿,李春回屋拿出纸笔,大概先写了个菜单。

郑启明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家办席,至少也是跟赵武家同一个标准,十二道菜是一定的。

郑家作为他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客户,还是大客户,他说话算话,在不影响菜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帮他们节省。

这个菜单,是他认为最合适的。

但他只能提供建议,究竟用不用,还得本家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