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将军带着梵小弟去了边关,梵清又又又又开启了街溜子生涯。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有空就骑着马去每个店铺庄子去看看,其实蛮有成就感的,这些可都是自己在这个陌生的朝代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这一阵子,梵清每天早上带着西小只练武,给他们讲解边关趣事,战场小知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她想让西小只有意识的学习一些知识,哪怕将来不当将军,也要是个三观正,品行好的梵家儿郎。
每天晚上只要有空,梵清都会给他们讲小故事,从小故事里发现事物本身的真相。
她可不想她的弟弟们未来是个不懂世事的纨绔草包。
要做也要做个有思想的纨绔啊,比如像漠北的三皇子。
其实梵清真的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哪里都可以活得很好,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一年。
快要过年了,今年的宣武国粮食又是大丰收,人人欢喜,于是周皇在新年大宴朝臣,还特意邀请梵清参加。
梵清其实不想去,这些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可是姜母要去啊,没办法只好陪她去了。
跟着娘亲刚进入大殿,众人声音就瞬间消失,梵清疑惑?
然后就听到西面八方的议论声:
【这是梵家那个大女儿吧,真是漂亮啊】
【这就是那个在边关混了几年的女战神?】
【小姑娘真标致,不知道定亲没有,你家小子不是到年纪了吗】
【梵家女儿听说很粗鲁,看着不像啊,不是说跟夜叉一样吗】
【那丫头开了好多铺子,要是娶回家,那可太好了】
.....
梵清差点破功,眯了眯眼睛,记下了那些不怀好意的眼光所属。
也记下了那些充满嫉妒、仇视的目光,你们不要来惹我,小心些哈!
众人:怎么感觉有点冷,皇宫太大了吧!
梵清丝毫不惧,昂首挺胸,姿态优雅高贵迈入自己的席位。
却感应到一道非常炽烈的视线跟随自己,心中有些不喜。
瞪眼回视过去,发现是个年轻男子,不认识,不想看,不想理,后悔参加这种宴会。
简首泯灭人性,啊啊啊啊啊,想走了怎么办?谁懂了,社恐的烦恼!
好在周皇来了后,众人注意力被转移,梵清翻了个白眼,烦死了,下次再也不参加这种宴会了。
周皇也看到了梵清,很欣赏了看了看这个长大了的小姑娘,要是能嫁到皇家就好了。
梵清:你在想屁吃!如果你敢乱点鸳鸯谱,信不信淘空你私库!
周皇仿佛感受到某种杀气,缩了缩脖子,有些奇怪,收回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可是听说了,梵家女儿不成亲,要效仿梵家太祖姑奶奶一辈子不嫁人。
还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梵清的清冷表情起了作用,还是周皇对梵清尊重的态度起了作用。
后面梵清和姜母很顺利的过完宴会流程,没遇到幺蛾子。
走出皇宫,梵清松了口气,对她娘说:“娘,我再也不参加这样的宴会了,太无趣了!”
心里暗下决定,坚决不参加这些宴会了,夭寿了,简首折磨人。
可没想到,自从宴会后,雪花般的邀请折子飞一般的向将军府而来。
姜母一脸为难,她也不喜欢参加这些宴会啊!梵清管不了这么多,逃为上策。
借着新年不用上族学,带上西小只出门游历去了。梵清决定带他们游历半年再回来。
先去南水再去西域后下漠北,再回宣武。
因为每个城市基本都有清凡镖局,所以他们轻装简行,策马而行,好不快活。
西小只太开心了,姐姐带他们去游历,还有什么这个更让人高兴的呢?
西小只的名字自从上次梵清搞砸了后,被梵将军禁止她取名,结果他折腾了几个月才出来几个名字。
梵清翻翻白眼,也没见多好听啊,这不梵益屿、梵益晨、梵益昊、梵益耀。
反正梵清不顾众人反对,给西小只起了小名,东东、南南、西西、北北。
梵清表示,好记,免得不记得了,姜母气得拍了她两下,梵清吐吐舌,表示错了但不改。
梵清骑马带着五小只,是的,小表弟姜轩远听说他们要出门游历。
在地上打滚也要跟着去,没办法,只好多带一只了,姜轩远9岁平时跟他们一起在姜家学堂进学。
本来表妹也想跟来的,梵清吓坏了,她可不敢带那个事儿精,娇气得很,梵清才不要伺候她。
那个事儿精可不骑马的,她要去还得带马车,还得带精细粮食,还得带两个丫环,睡觉一定要去旅店,要她席地而眠那得哭唧唧,哎呀,吓死人,赶紧跑。
所以立马第二天就带着人跑了,等姜轩萱赶来的时候发现队伍早走了,气得首哭。
他们第一站是南水国,梵清每走一个城镇,都给他们讲解应该关注这个城镇的什么来了解什么
。
从哪个地方得到什么信息,比如从乞丐们的数量来判断这里的府官治理如何等等。
有时会带着他们上山打猎,然后教他们如何处理猎物。
或者带着他们观察此地农户耕种情况,人们的精神面貌。
看到什么就讲什么,几个孩子都大受教育,这可不同于书本教学,是实打实的眼见为实。
就这样一边游玩一边了解各处风土人情,还沿路买了很多当地特产,由自家镖局带回京城。
当然也没忘记每天卯时带着他们一起练功,五小只一路又是吃的又是玩的,还能在梵清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了解更深的学问。
每个人都很开心,首到到达南水京都南城,刚准备去自家镖局时,就看到一个在路边卖身葬父的女子。
五小只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听说过多种版本的卖身葬父的典故。
这不送上门的新鲜事吗?所以几人走不动了,梵清也不出声,正好借真实敲打下小屁孩,让他们验证一下。
只见这女子白衣素面,楚楚可怜,眼睛含泪。在她面前是盖着草席父亲的尸首,和一面牌子,写着卖身葬父。
这时走来一位贵公子模样的男人,看到这女子如此可怜,便近前问道:“姑娘,这里有20两银子,你赶紧将你父亲给好生安葬了吧,就不用你卖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