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言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命的营生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命的营生

誉王府的太王妃平时很少出门,就算偶尔出去也是去祈福拜神。u天′\禧?$¥小/`:说u网?# `已±?发¢布3最?新?章£&节d#

但她今日却破天荒的想出去走走,说是两个外孙马上要来了,她想亲自去采买些东西,给孩子们添置。

何湘宜本想陪她一起,奈何铺子上有事抽不开身,便叮嘱丫鬟仆妇们照看好太王妃。

殊不知,太王妃此次出门除了赶车的车夫,也只带了姜嬷嬷一人。

她先在在西市坊随便转了转,买了些东西,便让车夫驾车往回赶。

马车在离誉王府不远的一条巷道前停下,姜嬷嬷扶着太王妃下车。

巷道里只有一户人家,房子是姜嬷嬷租早就下来的。

姜嬷嬷推门进去,马上有个管事娘子低眉顺目的迎过来。

“见过太王妃,人都齐了,还请太王妃过目。”

说着,便将太王妃引到正堂。

正堂和内室中间摆着一扇屏风,靠近屏风,便可通过上面镂空的花纹将内室中的景象看的一清二楚。

此时内室之中,站着五个体型和顾承钧一模一样的男子。

都穿着短衣小裤,露出修长的四肢。

“奴婢验过了,他们家世清白,身上干净,也没什么明显的胎记刺青。20$′+0·小ˉx说£网=3 ?,^更x新±?t最?|¢全d”

太王妃透过屏风打量着那几个人,满意点头:“你做的很好,虽说衣服也不必脱,但还是谨慎些的好。”

“是。”

太王妃又高声说:“把面具戴上。”

那五个男子面露疑惑,但依旧乖乖戴上面具。

这么一戴,就更像誉王了。

“你觉得哪个最像?”太王妃问姜嬷嬷。

“第三位,老奴觉得最像。”

太王妃又细细打量了一下第三位,看向管事娘子。

后者会意:“您放心,他们家里或是遭难,或是缺钱,都自愿签了死契,知道是送死的营生,毫无怨言!”

太王妃点头:“那便让第三位把衣裳穿好我再看看。”

管事娘子把另外四个带下去,只留一人,穿好誉王的锦衣华服,再一看,还真就好像和誉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尤其是他还不像别人一样总是面露疑惑,左顾右盼,试图搞清楚自己在经历什么。

此人就像个傀儡,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始终垂着眼皮不敢抬头。

“不错,就他吧,对了, 那方面……行不行?”

管事娘子马上笑道:“行的,他家中妻子也曾诞育两子,奈何当地恶霸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夺他妻子,饿死双子!他求告无门,又救不下妻子,这才签了死契。′p,a¨o¨p^a?o¨z*w~w_.-c/o,m+”

“说是等他死了,求贵人救下他的妻子,若能为儿报仇,那就再好不过。”

太王妃点头,这点子要求对王府来说不过是指甲轻弹的小事,但对寻常百姓来说已难如登天。

“赐名了吗?”

“甲乙丙丁戊,既是第三位,便称丙奴。”

“好,今日就跟我回去。”

“是。”

管事娘子将丙奴扮作驼背的杂工,掩饰他原本的体态,跟在太王妃的马车后头去往王府。

太王妃也是心善之人,想到丙奴的遭遇,当下便命管事娘子去丙奴的老家打听他妻子所在,先把人救出来看着。

等事成之后,再为他的孩儿报仇不迟。

所谓事成,自然是等何湘宜成功怀孕,丙奴死后。

只要何湘宜怀孕,誉王府便有了牵制她的筹码,将来也不必担心她独守空房会变节离府,对誉王生出二心!

此时的何湘宜尚不知太王妃的盘算,今日,她去各商铺巡视经营情况,可走到哪都听到恭喜之声不绝于耳。

何玉姣已经把孙府即将和誉王府联姻的消息,散布到处都是,原本已经和何玉姣断绝来往的女眷们,又转过头来想重新和她结交,最近又经常能在各家宴席上,看到她被众星捧月。

所以,何湘宜每到一处,总有人来对她说恭喜,向她打听二公子的婚期,说什么也要送上一份大礼。

起先何湘宜还能耐心解释这是子虚乌有的事,但问的人多了,她也开始不耐烦了。

“今天要就先到这里吧,回府。”

画屏扶着何湘宜刚要上马车,她却突然停下脚步。

画屏顺着她的目光向远处看去,只见街边一位老者卖掉最后一双鞋,利落的收拾好摊子,背上空竹筐,向城外走去。

“是凿十三?”画屏问:“要奴婢去把他叫过来吗?”

何湘宜摇头,她现在几乎可以断定,孙府拿来的生辰八字是他写的。

甚至,也许爹爹那些通敌的书信,也和他有关。

“他要回竹屋不该走这座城门,想必是要去见什么人,跟上去看看。”

“好。” 凿十三背着竹筐在前面快步行走,何湘宜的马车则远远的跟着。

出城后,凿十三径直去往南门营的方向。

南门营是戍守京城的守卫营,驻扎城外,战乱时期,若有敌军攻城,他们便是第一层主力。

除此之外,南门营在太平盛世还有一项任务——往各处关塞运送粮草、军饷、战甲、兵器。

所以百姓也常会把自发凑捐的军饷、冬衣等物送到南门营,让他们下次运送的时候一起带过去。

守营的官兵似乎和凿十三很熟,远远看到便向他打招呼。

甚至有两个兵卒还快步迎了上来,一个接下他的竹筐,一个扶着他往大营走去。

大营门口,身着铠甲的将领高声笑道:“老人家,今天来的可真够早的啊!”

“托将军的福,今天鞋卖的快!”

说着,凿十三从怀中掏出一堆铜板,几块散碎银子。

“快,记在册子上!”

小兵卒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凿十三连忙阻拦。

“不必记,不必记,我这几个碎钱能顶什么用!”

“话不能这么说啊老人家,一文钱也得记!更何况,您去年散尽家财,加上这大半年送的银钱,也不少了!”

凿十三拗不过,只得应下:“好好好,你记,记吧。”

“还记无名啊?”

“老头子就叫无名!”

那将领忍不住一乐,将他今日的捐赠记录在册。

凿十三问:“你们什么时候去镇北关啊?”

“快了!要送一批囚犯服役,户部拨了粮草,一并带去!当然,还有您老人家捐赠的军饷!”

“好,那就好!”凿十三高兴的连连点头:“那老头子就先告辞了,改日再来!”

“老人家慢走!”

凿十三背着空筐,沿原路返回,谁知,路边一辆马车突然拦在他面前。

何湘宜掀开车帘看他:“老先生这是要去哪?不如上车,我送你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