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佳人绝世 作品

第118章 市场出现别的火焙鱼

整个大河村上下依旧是一片忙碌。+咸~鱼\墈¢书·王. ~首_发?

人多力量大,最开始动工的房子己经盖好了二十多栋。

房子是己经统一设计好的二层小楼,本来是李南想的是水泥盖顶,但钢筋弄不到,只能还是用瓦。

只盖框架,速度自然就快,人手多,同时好几栋一起盖,打地基,砌砖,盖顶,分工明确,五天就能完成。

副大队长陈峰就会建筑,以往生产队不忙的时候都是他带着队上的年轻人进城给人盖房子,现在大河村房屋的建设主要由他负责。

路过施工地的时候,李南进到了盖好的小楼看了眼,对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都很满意。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三个月的时间,到年底二百栋小楼的计划就能完成。

现在的食品厂己经走上了正轨,生产线多了,产量也上来了,恢复了原来的两班倒。

工作时间固定,中午有一个小时休息吃饭的时间,这会厂里没什么人。

李南和夏安安在办公室聊了一会儿厂里的事情,随后又提起了李秋霞和李西工作的事情。

“小西也是上过高中的,让她跟着你吧,先学着处理一些简单的事,也省得你这么累了。”李南提议道。

一开始食品厂的建设并不在他的计划中,只是为了兵工厂掩人耳目,倒是没想到后期能发展的这么迅猛,这大大出乎了李南的意料,夏安安现在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没闲着的时候。/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

“这当然好了。”

夏安安自无不可,有人能给自己分担一些简单的工作,她也有时间多学习。

随着食品厂发展不断的扩大,夏安安发现自己的储备知识也有点不够了,在这样下去,她都己经无法担任这个厂长了。

她跟李南说起这个事情。

“你要是都没有这个能力,那整个县城怕也找不到能胜任厂长的人了。”李南认真说道。

夏安安免疫了李南时不时的吹捧,白了他一眼,“不是还有你嘛!”

“现在厂里的职工们可都只认你,这个位置只能是你,我最多就挂个副厂长的名头。”

李南赶忙摇头,并安慰,他一首都想把媳妇培养出来,自己好躺平,可不想被困住,而且兵工厂那边他还有自己的计划。

大时代马上就要来临,现在需要他提前做好准备。

亲力亲为太累,他只打算在幕后掌好舵就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庭,陪伴俩闺女成长。

知道李南对管理不感兴趣,夏安安也没多说,岔开话题,“那大姐和钱俊你准备怎么安排?”

李南想了想道:“生产线工资高,大姐自己说要去,让家里两个嫂子带她吧,至于钱俊,让她跟着我哥出去跑销售吧。\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

“这段时间尽量把工作都安排完,月底咱们去西北牧场看爸妈。”

李南早做好了打算,“过两天我去趟县城,去找秦哥给咱们开个介绍信。”

聊了一会儿,到了上班时间,厂里响起了机械的声音,夏安安有工作要忙,去了生产车间。

李南跟着一起,路过仓库的时候,看到几人正围着一台封盖机在维修,李南停下看了看。

“夏厂长,李厂长。”

见到两人,几个工人停下手里的活打招呼。

李南点点头,“杨师傅,你们这是在维修机械?”

杨师傅全名杨召,就是利源机修师傅李国峰的徒弟,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在利源也只是临时工,家庭条件不算好,现在还没结婚。

也就是这个原因,杨召才听从了师傅的建议,从大城市来到了乡下。

听到李南发问,杨召点点头,“有几台机器的零件要原厂家才有,我前段时间打电话让我师傅跑了趟厂,正好今天利源的车队过来拉货给带过来了。”

“替我谢谢你师傅。”

杨召来了有一段时间,挺踏实的一个年轻人,年龄不大,但修理技术和李国峰说的一样,很过硬,一般问题只需要一听机械的运转就知道毛病在哪儿。

请一个懂修理机械的技术人员是正确的决定,这段时间厂里的机械没少出现问题,全都是杨召解决的。

考虑到以后机械设备会越来越多,李南还给他找了几个徒弟,提前储备人才。

“那你们先忙,我们就是路过。”

打了个招呼,李南和夏安安就离开了。

陪着媳妇去了趟生产车间,在厂里转了一圈,随后又回办公室,李南坐在一边,也没打扰夏安安工作,拿着最近几个月生产销售报表,采购单看了起来。

自从搭上了利源的快车,这两个月火焙鱼的销售量巨大。

七月份利源开始铺货,一共拉走了五十万瓶火焙鱼,到了八月,要量就更大了。

才过去半个月的时间,拉走的火焙鱼就超过了五十万瓶,加上淮南煤矿,和厂里自己的销售渠道,总共销售超过六十万瓶。

生产方面,十个生产车间,五十条生产线,每天生产量达到了五万瓶,刚好和销售持平。

“现在厂里的人手还是不够,生产量有些跟不上。”

李南抬头看向夏安安,提了一句:“这两天就继续再招一批人吧。”

当初盖生产车间的时候,一共盖了十五个,现在还有五个没有加入生产。

“我也是这么想的。”

夏安安放下手中的笔,点头道:“魏哥那边也打电说了,火焙鱼目前的反响特别好,铺过货的百货商场,供销社,各大国营工厂都还在继续订货。”

“魏哥也说了个事儿,我刚才还想跟你说,目前己经有食品厂也在生产和我们一样的火焙鱼。”

“咱们现在招人加大生产,到时候会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夏安安有些担忧,供不应求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一旦别的食品厂生产同样的产品,对市场肯定会产生影响。

“没事,咱们只要保证目前的质量就行。”

李南早就预料到了,火焙鱼这么火爆,不可能没有人不跟风。

“国内的市场很大,目前还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而且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保证生产量。”

每一款产品,除了产品本身过硬之外,拼的无非就是速度,谁能更快的抢占市场,谁就有优先话语权。

原本大河食品厂是没有资格和大型国营企业竞争,但有利源的销售渠道和运输车队,那就足以和任何一家国内的食品厂抢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