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她要逃!
闻言,沈万娇嗤嗤笑出了声。
“舅母且放心,葭姑没失什么财物,反而还得了太后的补偿。”
沈万娇擦了擦脸颊清泪。
众人的目光汇聚在自己身上,一时间竟然有些不适应。
程氏瞧出了异样,立刻举起酒杯:“既如此,咱们便举起酒杯,庆葭姑重获自由!”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
一杯酒下肚,谢诺竟有些不胜酒力,突然来的晕眩之感让她蓦地向身侧倒去。
柳成悯扶住了女人,眼底关切不言而喻:“你这是怎么了?”
谢诺摇了摇头,将手从柳成悯的手中抽了出来:“没什么,兴许是有些累了,昨夜令仪令色闹得很。”
柳成悯眉心紧蹙,侧目看向身侧吃得正欢的两个姑娘。
嘴里的话欲言又止。
“柳大人如今在何处高就?”谢斐的声音悠悠响起,目光落在了蹙眉深忖的柳成悯身上。
男人思绪蓦地回笼,轻咳一声:“叔祖父,在下如今就职于礼部,多亏圣上抬爱,将我从南宫县调任京城。”
谢斐挑了挑眉,当年他便觉得眼前年轻人非同小可,日后定有一番大作为,否则也不会同意谢诺与他的婚事。
如今二人虽然和离,但这亲情依旧在。
“想来日后,柳大人是要平步青云了。”谢斐举起酒盅。
柳成悯连忙抬起,随后站起身来向前碰去。
酒过三巡,众人倒也不再拘谨。
谢斐看向身侧沈万娇,关切问道:“葭姑日后可有什么打算?”
心中思索着那件事情,沈万娇并没有喝酒,外祖父开口问,她便如实回应:“葭姑没有旁的想法,唯有一个心愿,便是游遍大好河山。”
话音落下,谢斐挑了挑眉,眼底闪过一抹惊讶。
只是一旁谢蔺却眉头一皱:“你若独身一人,路上遇到艰难险阻,或者贼寇侵扰,定是不行的呀!”
还没等沈万娇开口,谢斐便开口:“游历之事是个好念头,不知葭姑想要何时动身?”
沈万娇心中挣扎几番,随后开口:“三日后。”
闻言,谢蔺瞬间眸光一滞,眼底闪烁着不可置信,刚想反驳却被一旁的程氏拉住了衣袂。
宴散,谢斐早已醉的不省人事,老爷子贪酒,谁劝也没用,最后被长随小厮扶着回到房间,睡了过去。
众人离开谢府,唯有谢蔺流了下来。
程氏将他叫去了一旁,眉心紧蹙问道:“你告诉母亲,你是不是对葭姑有情?”
一语道破谢蔺心思,他呆愣在原地。
瞧着他这模样,程氏便觉得猜的八-九不离十。
知子莫若母。
谢蔺垂眸不再言语。
程氏叹了口气。
母子二人相顾无言,许久,程氏才缓缓开口:“你的亲事,母亲不催你,母亲明白,成亲,自然是要同心爱之人这日子才有盼头。”
“只是你就要到而立之年,你父亲只你一个独苗,若而立之年却无妻无子,这日后我去了地底下,有何颜面见你的父亲?”
程氏叹了口气。
她并不想逼儿子。
只是他的确年岁不小了。
谢蔺长舒一口气,站起身来,目光笃定:“母亲且放心,若而立之年,葭姑对我依旧没有情谊,我绝不纠缠,亲事全凭母亲做主!”
闻言,程氏点了点头,只是看向儿子的目光,带着些许难过。
沈万娇三日后便离开京城,外出游历。
这件事情,只在谢府宴会上提了一嘴。
只是不知怎的,这消息竟走漏了风声,不多时便传入了青卓楼左翎的耳中。
男人蓦地从贵妃椅上惊醒,扔下手中的酒壶,抓着伙计的衣领不可置信问到:“你说的,可是真的?”
伙计点了点头,眉心紧蹙:“我的公子,千真万确!我还特地跑了一趟书铺,听说今明两日要关门整顿呢!”
话音落下,左翎眼底闪过一丝不祥预感。
他顾不得多想,扶着身边人便慌忙站起身来:“快,拿着我的腰牌,进宫!”
李承佑刚同沈万娇相认,若是此时沈万娇离京,只怕他要痛苦的发疯!
一国之君若是如此,定会让金康那些人看去了笑话。
套了马车,左翎便马不停蹄赶去了皇宫。
宫门之人都认得左翎的腰牌,因此也并不阻拦。
“不好了!你的琼花妹妹要走了!”左翎毫无忌惮闯入了李承佑的宫殿。
宫殿之中回荡着男人急促的声音,李承佑抬眸,正在批折子的手蓦地顿住。
他睨了一眼左翎,随后继续垂眸批折子,薄唇翕动:“不可能,沈流云与沈诗雨还没死,她怎么可能离开?”
左翎无奈叹了口气,竟无语得笑了出来:“圣上!我的好陛下!沈流云她犯的是什么罪!谋逆的死罪啊!即便沈万娇她不在京城,你也定然会处死他并且昭告天下!沈诗雨更是谋害妃嫔,也是躲不掉的!”
“这二人早晚都会死,沈万娇能不能看到又何妨?”左翎无奈拍了拍手,“如今,她是为了躲你,要离开京城!”
话音落下,男人漆黑的瞳孔这才有了些波澜。
他将手中最后一本折子批完,随后便站起身来。
“你要去哪儿?”左翎目光紧紧盯着李承佑。
“你不是说她要跑?朕现在便去将她捉到宫里来!”男人气场让人望而却步,深渊似得眸子尽是占有欲。
只是刚走到宫殿外,睿公公一路小跑而来:“陛下,太后娘娘请您过去,说是有要紧的事情同您商议!”
李承佑一把拨开了睿公公,继续向前走去:“就说朕没空,晚些再去见母后。”
睿公公一路小跑跟了过去,随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您救救奴婢吧!太后说若是奴婢无法将您请过去,便要了奴婢这条狗命!”
闻言,李承佑蓦地顿住了脚步。
太后甚少如此激烈,如今竟说出如此狠的话来,想来当真是有要紧之事。
彼时,慈宁宫。
“娘娘,您方才同睿公公说的那些话,只怕会惹得陛下不悦……”
身旁嬷嬷低声劝解道。
太后揉了揉眉心:“只要能让皇帝过来,他不开心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