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俾斯麦的抉择

俾斯麦抽了一夜的烟,第二天随行的官员打开房门时几乎要被呛得晕厥过去。

一名年轻的官员打趣道。

“公使大人,我们还以为您的房间失火了。”

“那您怎么没带水桶来?”

俾斯麦说了一个冷笑话,压抑的气氛终于稍稍得到了缓解。

“公使大人,国内还是没有消息。恐怕那些人是想不出办法了,最后还是要靠我们拿主意。

他们把90%的精力都用在了如何推卸责任上,但凡他们能把一半的精力用在如何把事情办好,普鲁士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局面。”

那名年轻官员愤愤不平地说道。

俾斯麦点了点头,事情不出他所料,不过即便是普鲁士政府已经做出决定,如果与他的想法不符,那么他也不会执行。

“洛塔尔。”

“是,公使先生。您已经决定好了吗?”

洛塔尔·冯·罗森是俾斯麦此行的随员之一,也是俾斯麦此时最看中的年轻人,年仅26岁,毕业于柏林大学,他敢打敢拼,却又不同于那些军队中的莽夫具有相当优秀的智慧。

“没错,我们弃奖。”

“弃奖?”

虽说摆在普鲁士面前的只有两个选项,但是当弃奖这句话在俾斯麦口中说出的时候,众人还是十分震惊。

“您真的决定好了吗?我们是否要向国王陛下和议会请示?”

外交决策并非儿戏,即便俾斯麦作为公使手中的权力也很有限。虽说万国工业博览会算不上国家大计,但原则上俾斯麦应该先向普鲁士政府请示之后才能做决定。

不过那么畏首畏尾,他也就不是俾斯麦了。

“没错。我们不能坐失良机,继续让舆论发酵下去将会对普鲁士十分不利。哪怕最后柏林政府被迫做出决定,民众也不会买账。

我们必须替这个国家做决定。”

此时德意志地区盛行民族主义,普鲁士自然也在其中,随行的官员们都感到十分兴奋,他们都觉得俾斯麦一定也是一个潜藏的民族主义者。

“公使先生,我们会支持你的。为了德意志民族!”

“感谢诸位。”

俾斯麦并没有澄清这个误会,在他眼中英国并不会因为这个小插曲而放弃和普鲁士合作的机会,甚至于这种表面的态度根本就不在英国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但此时德意志地区的那些民族主义者却不同,他们是真的有可能因为这点小事直接将普鲁士认定为敌人。

之所以会考虑这么久,一方面是害怕短期内可能会遭到英国人的报复,另一方面则是有可能会削弱普鲁士在德意志邦联中的影响力。

不过相比在民族浪潮下被迫弃奖,或者被视为德意志民族的叛徒,上述的代价简直就是在挠痒痒。

俾斯麦公然弃奖激怒了腓特烈·威廉四世当即便将俾斯麦撤职,之后威廉四世虽然派人与英国修复关系,但却未公开回收那些被抛弃的奖章。

俾斯麦回到柏林之后立刻被当成英雄一般追捧,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者们纷纷将其视为自己的战友。

英国方面也只是将其视为是俾斯麦的个人行为,并确定了普鲁士并没有选边站队。

而那些保守派们也不认为保守的俾斯麦会就此成为什么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整件事情似乎得到了完美解决。

普鲁士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解决了这次危机,虽说腓特烈·威廉四世此时已经恨透了俾斯麦,但按照历史的走向这位国王再过几年就会因为精神问题下台。

俾斯麦虽然被罢黜,但他完美的解决了这次危机,其与霰弹亲王的关系无疑又加深了。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很快各种讽刺威廉四世胆小懦弱的漫画和段子便传遍了大街小巷,俾斯麦成为了英雄,而威廉四世却成为了迫害英雄的恶人,一个向英国人卑躬屈膝的小丑。

这虽然都是对事实的描述,但威廉四世却依旧怒不可遏。如果不是要顾及王室的形象,他真想立刻处死俾斯麦。

找个借口也不现实,此时普鲁士议会和政府中可有不少民族主义者,他们一定会从中作梗,威廉四世不愿意和这些人发生正面冲突。

虽说他没法直接弄死俾斯麦,但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想把一个人折腾得半死还是很容易的。

威廉四世直接一道命令将俾斯麦送出了欧洲,让俾斯麦在非洲开拓一片属于普鲁士的殖民地。

毕竟普鲁士也想要阳光下的土地...

其实弗兰茨对于普鲁士弃奖并不意外,毕竟从长远考虑,弃奖才是代价最小的避险方式。

不过弗兰茨可不想这么容易就让普鲁士过关,既然俾斯麦想以身入局,那弗兰茨就让他玩个痛快。

威廉四世可不能不会眼红什么民族英雄,但绝对不会甘心当个陪衬,再被扣上一顶民族罪人的帽子。

说白了任何把君主衬成白痴的大臣都不会受君主待见。

弗兰茨不知道俾斯麦的结局会怎样,但他可以保证只要威廉四世还活着,俾斯麦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弗兰茨还有很多大事要做,他没时间去陪俾斯麦玩游戏,更不想在阴沟里翻船,所以只能让俾斯麦去和一个他没法反抗的人斗智斗勇。

德意志诸国集体弃奖,这让英国人面上无光。作为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主要倡导者,阿尔伯特亲王自然十分郁闷,他没想到一个商业性质的交流会居然会闹出这么多事情。

不过好在德意志邦联本来就不是英国的目标市场,英国的重心放在了东方,尤其是印度和远东。

只是听说最近远东有些不太平似乎是有起义发生,但起义这种事情对于英国来说实在太过稀松平常想必很快就能解决...

虽说发生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但此次万国工业博览会对于英国来说还是相当成功的。

不但拓展了市场,还获得一些其他国家的实用技术,更是打响了名号。

未来肯定会有更多国家和商人对万国工业博览会趋之若鹜,绝大多数人一定会以为英国会将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主办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继续搞第二届、第三届势必要将其变成英国的一场盛会。

但现实是英国准备将下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主办权让给其他国家,这其中自然有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

然而更多的却是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量,如果万国工业博览会永远都在伦敦举行,那么万国工业博览会便走不出英国。

此时英国人的野心可不止是英伦三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