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院试结束

两人的轻松惬意,并不能代表这次院试考卷的难度。+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

等到考试时间快结束时,考生们才陆陆续续从考场出来,有人面色苍白,有人如丧考妣,更有甚者刚出大门就嚎啕大哭起来。

难!

太难了!

这次院试给考生们的印象,就是太难为他们了。

不过题虽难,但考生们却不能抱怨什么,因为院试的通过的人数不会因题难或题简单而变化,你没考中秀才,不能怨题难,只能怨你的学问不如别人。

别人能答出来,而你答不出来,所以别人中了秀才,而你没有,就这么简单。

翌日一早,考场开门后没有发生拥挤的现象,许多考生第一场考试考糊了,他们没那个心气争先进考场了。

院试第一场最重要,第二场次之,第三场更次之。

第二场考试考的是策论和试帖诗,白林夕看向策论的题目。

河丘素有"文苑"之名,然近年士子多攻时文而荒实学,何以匡正?

看来胡学政是一个很务实的官员啊,从学政出的题目,白林夕就判断出胡学森是个什么性格的官员。

既然猜到对方的性格,那就好写了,上干货不来虚的。·9*5·t`x?t...c\o!m*

首先,正士风,其次,破时文窠臼,开头的两策其实还有点虚,但没办法,文章嘛,都得写点大而空的开头。

接下来就是干货了,如政务见习,让生员们去县衙各个部门去轮值,整理徭役赋税诉讼档案等等,既能提升衙门效率,还能锻炼生员。

然后让生员们去各个村县,考察水利、天赋、风土人情,仔细整理一路上的见闻,既能锻炼生员,还能让衙门了解村落的实际情况。

如此等等,白林夕巴拉巴拉写了一通,写完后把一些超前的想法删删改改,一篇策论新鲜出炉。

写完策论后他看向试帖诗,与其他学问相比,诗才一首是白林夕的弱项。

以「咏耕织图」为题,作七言绝句二首,需用「田、烟、年」为韵脚。

和某些富家考生相比,白林夕对耕田和纺织并不陌生,他耕过田,也见过娘织布。

对着试卷,白林夕放空大脑,开始思索起诗来,仅仅两首诗而己,他思考的时间要比写策论还多。

当有做完试卷的考生离开考场时,白林夕才下笔写诗。

春畴

新犁破土写青笺,布谷声中绿满阡。-微,趣+暁.说, ?首+发.

最是农家三月雨,一蓑分得半溪烟。

冬杼

雪拥柴扉夜纺棉,寒灯挑尽五更天。

寸丝寸缕皆心血,织就春衫不卖钱。

都是押田韵,一首写耕,一首写织,白林夕仔细阅读阅读,觉得还算满意,抄在试卷上后又检查了一遍策论,和其他考生一样提前交卷了。

第二场无论是策论还是试帖诗,都要比第一场的西书五经题简单许多,一同出考场的学子们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笑容,有人兴致颇高,竟邀请三五好友去酒楼酌饮。

白林夕和林贤竹考完后照例回到小院,两人没有讨论学问,更没有讨论考过的题目,练练字,发发呆,吃饱喝足早早上床睡觉。

有了第二场的简单,考生对第三场全抱着轻松的心态,白林夕打开试卷看了看,嗯,的确很简单,特别是算学题,第一题他几乎口算都能算出来。

唰唰唰把两道简单的算学题写完,他看向下面的题。

案情一:村民张三与李西因灌溉争水渠,张三持锄击李西左臂致骨裂,李西告至经历厅。

案情二:盐场灶户王五,勾结军士偷运私盐三百斤,于码头被查获。

竟是判语题,白林夕虽然读了虞律,但具体条款并没有记太清楚,这种题没办法,你记住条例就是记住了,没记住就是没记住,巧了,白林夕都没记住两道题目的案情。

他看着题目回想着相似案件的判罚,然后在试卷上写下两行判语。

伤人臂者,杖五十,赔医药银五两,责令村正监督均水分灌。

犯私盐者杖八十,追缴盐引,没收私盐,徒三年,涉事军士革除军籍,充驿卒,盐场提举司监管不力,罚俸一年。

写完判语后,最后一题是写诏诰表。

敕:拟《敕谕辽东总兵李武备边事》

对写诏诰表白林夕并不熟练,而且这道题很刁钻,首先你得了解辽东战事,才能写好这道表。

白林夕很想了解一下虞国近期大事件,以及现时空的国际大事件,可惜没网没斗音,他毫无信息来源。

编吧!

又不是非要写现在辽东的局势,白林夕回想着史书上辽东某一段时期的局势,开始写起来。

皇帝敕谕辽东总兵官李武:

朕惟九边重镇,辽左尤称要冲。近得抚臣奏报,逆酋王窥我清河,牧马浑河,其心叵测。尔世受国恩,镇守兹土,宜如何整饬戒备?

其令:一、增筑墩台三十座,限两月竣工;二、挑选精兵五千,听尔调度;三、……工部拨熟铁十万斤,不日解至。

若能力挫虏锋,朕不吝封侯之赏;倘或疏虞失机,三尺具在,尔其慎之!故兹敕谕,俾悉朕怀。

收工!

白林夕将试卷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无忌讳,他环视考场,一个个考生们正闷头唰唰唰写着字。

不急,等有人交卷后再交。

等啊等,等啊等,又等了半个时辰,交卷者仍寥寥无几。

算了,不等了,交卷。

一连三天的考试,考完后白林夕并没有轻松的感觉,反而有一种深深的疲惫。

考试虽才三天,但为了这场考试,原身寒窗苦读十年,自己穿越后一日未曾懈怠的苦读。

付出了,努力了,拼搏了,希望有个好结果吧。

考前,白林夕是信心十足的,但考完后,他却惴惴不安起来,看着一脸轻松的林贤竹,他第一次充满了浓浓的羡慕。

无他,身为封山县府试榜首,他必通过院试,他多担心的无非是名次高低,而自己要忧心的却是能不能考中。

“远之兄,现在可方便对对答案?”

“好呀。”

考试中两人不对答案,是怕心态波动影响下一场,现在考完了,就没什么影响不影响了。